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当负债达到或超过所占有的全部资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的企业行为。那企业破产后债务无法偿还怎么办?公司注销后的债务如何清偿?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劳金晶律师结合法律条文规定及司法考量,对此类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企业破产后债务无力偿还的举措
1.企业破产后债务还不上应当按照清偿顺序偿还,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2.破产财产应当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再按照法定顺序清偿。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的,管理人应当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办理注销登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二、公司注销后的债务清偿
一般来说,公司注销前应当进行清算且对债务作出处理,但现实中存在不少股东为逃避债权,以不清算、不合法清算、主动吊销执照等方式侵害债权人的权益。发生这种情况,公司注销后债务会根据具体情形,用以下方式进行债务清偿:
1、股东滥用股东权利逃避债务
如果出现公司股东为了逃避债务恶意注销公司,或转移财产后注销公司等情况,债权人可以依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追索相关股东,以实现债权。
法律依据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相关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清算人员具有违法行为
依据公司法的具体规定,清算组及清算人员在清算过程中具有违法行为,将被处以罚款等处罚;同时没收违法所得。
法律依据
根据《破产法》第一百九十条相关规定,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根据合伙企业法、破产法的具体规定清算
(1)合伙企业清算:清算人有违法行为,对债务承担偿还和赔偿责任。
(2)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原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偿还责任。
(3)企业破产时:行为人具有破产法规定的行为时,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