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知识产权纠纷也相生相伴,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权利人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电商行业公平竞争的秩序,还阻碍了电商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鉴于此,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张峥律师为大家解析电商行业知识产权纠纷的法律处理路径。
一、保全证据
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平台内经营者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需要冷静应对,不要急于联系电商平台经营者或平台内经营者。权利人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先行保全证据,手握证据才能任由自己选择最优维权方式。
二、侵权通知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经营者侵害其知识产权的,可以通过线上投诉、邮寄信函等方式向电商平台经营者发送侵权通知,要求电商平台经营者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侵权行为的持续及防止权利人损失的扩大。
1、涉专利权的侵权通知
专利权人侵权通知的内容包括专利证书(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专利缴费凭证、权利人信息、被控侵权商品的链接页面信息、技术特征或设计特征比对说明等。
2、涉商标权的侵权通知
注册商标权人侵权通知的内容包括商标注册证、商标使用证明、权利人信息、被控侵权商品的链接信息、判断商标侵权的简要说明。
3、涉著作权的侵权通知
著作权人侵权通知的内容包括作品登记证书、作品创作过程证明、作品首次发表证明、权利人信息、被控侵权商品信息、判断著作权侵权的简要说明。
三、维权方式
1、平台维权
向电商平台经营者发送侵权通知仅是知识产权权利人初步维权方式,但要实现对侵权商品及生产工具的查扣,主张侵权损害赔偿,甚至惩罚性赔偿等维权效果,必需结合其他维权方式进行处理。
需要权利人注意的是,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权利人错误通知造成平台内经营者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恶意发出错误通知的,应加倍承担赔偿责任。
2、行政维权
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取得平台内经营者侵权的初步证据的前提下,可以向平台内经营者工商注册登记的住所地、或公示的生产仓储地的县级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市场监管部门受理后应当在15日内进行调查,包括现场对侵权商品、生产设备的查处,复制相关文件、账册等。
3、诉讼维权
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取得平台内经营者侵权的初步证据,或者在先行政维权程序中取得侵权证据的前提下,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平台内经营者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