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信用卡等预消费模式,若未来收入没有达到预期,借贷者往往因为无力偿还欠款及利息,陷入法律纠纷。北京市中恒信律师事务所杨晓凤律师依据司法考量及裁判思路,梳理解析了信用卡逾期未还的法律后果和影响,供大家参考。
一、违反约定透支信用卡,逾期不还的后果有哪些?
逾期利息、违约金:信用卡透支不及时归还会产生一定的逾期利息、违约金,持卡人刷卡时一定要考虑自身的还款能力。
被银行起诉:到期不还,银行为维护自身权益向法院起诉,会产生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等经济支出。
信用记录不良:未按约定及时还款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不良信用记录对以后的贷款等会产生影响。
承担刑事责任:恶意透支信用卡,欠款达5万元以上的,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此提醒各位持卡人,要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养成理性消费习惯,不随意大量透支、肆意挥霍。否则,信用卡透支后逾期不还不但构成违约行为,甚至连续逾期三次以上未还款的,持卡人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导致不能办理房贷、车贷等金融业务。
二、什么是“恶意透支”信用卡?具体的“数额”又是如何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及《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之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
关于“恶意透支”的数额认定,根据《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 “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 “数额特别巨大”。
三、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后果
当信用卡或网贷逾期后,如果被债权方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借款人偿还欠款,但借款人有能力偿还却拒不执行,那么就可能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比如,在法院判决后,借款人明明有房产、车辆等财产可以用于偿还债务,但却故意转移、隐匿财产,或者对法院的执行通知置若罔闻,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根据《刑法》规定,触犯拒执罪最高可判处 7 年有期徒刑。
律师观点
持卡人要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养成理性消费习惯,不随意大量透支、肆意挥霍。否则,信用卡透支后逾期不还不但构成违约行为,甚至连续逾期三次以上未还款的,持卡人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导致不能办理房贷、车贷等金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