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老人去世后,其遗产可以由法定继承人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中看似没有子女配偶的继承份额,但实际上,子女的配偶也是可以继承老人的遗产的。今天,北京市中恒信律师事务所就给大家介绍三种子女的配偶也能继承老人遗产的情况,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转继承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也就是说,老人的子女在老人去世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子女的配偶可以转继承子女应该继承的份额。
二、遗赠
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是遗嘱人以遗嘱处分其遗产的一种方式。
如果老人生前留下遗嘱,将遗产的部分或全部赠给子女的配偶,而子女的配偶也接受的情况下,子女的配偶是可以继承老人的遗产的。
三、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以上都是老人去世后,子女的配偶能够合法继承老人遗产的情况。财产的继承一般会牵扯到很多问题,如果大家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及时咨询遗产继承方面的专业律师,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