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家庭遗产的继承分配顺序和头婚家庭基本一致,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并不因父母婚姻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即便父母已经离婚,但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依然存在,依然有权继承遗产。同时在再婚家庭之中,只要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抚养教育关系,同样也能互相享有继承权。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丁彩燕律师经查阅相关资料及多年此类事件办案经验,现就再婚家庭遗产的分配和继承为大家做法律解析。
一、如何确定再婚家庭遗产继承顺序?
《民法典》第1123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但在继承纠纷中,老人辞世后,可能没留下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这时只能按法定继承办理,那么老人的继子女有继承权吗?
《民法典》第1127条的规定,法定继承人要按照下列顺序继承遗产: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二、如何确定再婚家庭遗产分配份额?
法律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财产,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再婚家庭同样也是如此。
第一,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比如父亲再婚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是亲生的,一个是继子,但继子与继父之间形成了扶养关系,若父亲去世没有留下遗嘱,且三个孩子没有其他特殊情况,那么他们取得的遗产份额比例一般应当均等。
第二,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可以不均等。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2、如果继子女与继父母共同生活且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提供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家务劳动上给予主要协助,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3、继父母在经济、生活上有困难,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虽有条件和能力,却不尽扶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4、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也可以协商确定继承遗产的具体份额。
三、再婚家庭中,如何将财产留给自己的亲生子女?
法律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财产,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再婚家庭同样也是如此。因此在二婚家庭中,要确保自己的财产被亲生子女所继承,那就需要双方签订婚内财产协议,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同时,也可以选择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处分自己的财产,将自己的财产指定自己的亲生子女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