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包括企业职工养老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覆盖的是有工作单位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包括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的是16岁以上、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和农村居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属于社会保险,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呢?本期内容,中恒信律师事务所太原分所尹雅群律师就和大家聊聊“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不同点以及如何互转。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虽然都是属于社会保险,但是不论是参保人员范围和缴费办法,以及待遇都是不一样的,相差甚远,主要有以下几个区别:
1.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性的缴费,必须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属于自愿参保。
2.城镇职工是按月缴费,以本人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是按照比例缴费的,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居民养老保险是按年缴费,是按照固定的数额缴费的,由国家补贴和个人缴费结合。
3.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根据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计算退休金;居民养老保险是根据缴费总额加政府补贴,国家补贴计算。
4.领取年龄不同,城镇职工男60、女工50、女干部55周岁领取;居民养老保险不论男女都是60周岁领取。
5.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高,待遇高;居民养老保险由于没有收入,起点低,缴费少,待遇也是较低的。
根据国务院部署,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那么,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不能互转呢?
根据2014年人社部、财政部印发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规定:
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的,可以申请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请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达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规定的领取条件时,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