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征地拆迁已成为城市扩张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征地拆迁的背后,是城市规划和经济利益的博弈,也是城市发展与居民利益的矛盾。如果您遇到了相关问题,或者正在遭受这些事情的困扰,希望这几个法律知识能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在我国,征地拆迁主要分为:集体土地上的征收和国有土地上的征收。依法征收,具体依的是什么法?
首先,征拆依据的2部重要法律,被征收人要清楚。
目前征地拆迁的政策法律主要有:《宪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物权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04]238号)等。这些规范性文件分别对土地征收的范围、程序以及征地补偿项目和补偿标准等问题做出了规定。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一步对城市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补偿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所以,作为被征收人,一旦遇到征拆,首先应当树立起来的意识就是学习法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与《土地管理法》请有空学习!
法定征收程序
一、集体土地上的征收程序:
1.发布拟征地公告
2.征询村民意见
3.实地调查与登记
4.拟订一书四方案
5.张贴征地公告
6.张贴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7.报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8.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9.土地补偿登记
10.实施征地补偿与土地交付
二、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程序:
1.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
2.符合各项规划,即满足“确需征收”原则
3.拟定补偿方案,进行社会风险评估
4.市县人民政府作出征收决定
5.选定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
6.签订补偿协议/作出征收补偿决定
7.腾空房屋/强制执行
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问题,远非“政府拿地、农民上楼”那么简单。征地拆迁是城市扩张过程中的难题,政府和企业应当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征地拆迁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做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利益平衡,在公平、透明、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发展和居民福祉的双赢。
如果大家在征地拆迁中遇到了纠纷,或者有不明白的问题,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可以随时为您提供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