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实践中,合同一方当事人为了交易的便捷性,将留有空白的借款合同签字盖章后直接交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这种行为看似提升了交易效率,其中却具有很大的法律风险。那空白合同盖章签字是否有法律效力呢?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李军律师结合审判逻辑及司法观点,对这一行为进行了剖析讲解,供大家参考。
一、空白合同上盖章、签字的法律效力
当事人在空白借款合同上签字的行为应视为其清楚、理解合同内容,同时也表明其放弃核实债权人的身份信息,并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后果,主观上具有与不特定的债权人成立借款关系的意思表示。在空白借款合同的相关内容被明确后,对当事人理应具有约束力。
二、盖章空白合同法律风险
1.无限授权风险:
根据最高法院的相关判例,合同一方在合同上签字后,合同内容被对方无限授权填写,这意味着对方可以在空白部分随意填写内容,这可能导致合同内容与原始意愿不符。
2.经济损失风险:
如果公章被他人盗窃或盗用,或者单位有明显过错,单位可能不需要对行为人的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责任。此外,如果行为人利用空白合同进行欺诈,单位也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尤其是当单位内部人员有过错时。
3.法律后果不可控:
在空白合同中,由于合同条款未经双方明确,一旦对方在空白部分填写内容,就可能构成对合同内容的无限授权,导致原合同意图无法得到法律支持。
4.预防措施:
第一,将合同委托给他人持有前,应对合同内容进行仔细审核,尽量采取打印文本,减少合同中需要手写的内容,避免文本中留有空白待填写区域。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合同双方当事人尽量采取面签的方式,最好采取录音录像方式保留相关证据。
第二,在借款合同实际履行前,应再一次对合同内容进行确认,尤其是合同重要条款,如本金、利息、借款期限、违约条款等。如发现与当时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不相符合的条款,应当立即与合同相对人协商,对合同进行修改或者重新签订,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第三,当事人应当明白在空白合同上签字所带来的法律后果,即表示无限授权,当事人愿意与不特定人建立法律关系。即使另一方当事人未经协商,在合同上涂抹、更改,该合同对签字的一方亦具有约束力。
三、实践裁判规则5条
1.借款人在空白借款合同上签字,应视为其具有借款的意思表示,借贷关系成立。
2.保证人在空白保证合同上签字,应视其具有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出借人在空白合同上填写后续内容不能认定为伪造证据。
3.将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交予合同相对方,该放任行为产生的法律风险应当自己承担。
4.无权代理人擅自使用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相对人签订借款合同的,构成表见代理,效力及于被代理人。
5.劳动者签订空白劳动合同视为其将协商劳动合同具体内容权利自愿交予合同相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