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户通常是指征收拆迁中,处于征收拆迁范围内的被拆迁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搬迁的住户。钉子户维权要依据钉子户是否合法而定,如果是合法的,在拆迁补偿不合理的情况下,可以拒绝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然后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等途径维权。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经过查阅资料以及此类案件处理经验,归纳整理了“钉子户”的有效维权之路。
一、当合法的“钉子户”
实践中,当某一地区需要征收或拆迁时,若征收方未做到以下几点,被拆迁人均可以拒绝搬迁:
1.妥善安置。国家拆迁条例规定,拆迁前被拆人必须要得到妥善安置,如果拆迁方并没有合理安置村民,被拆迁人有权拒绝。
2.提前告知。征收拆迁前必须提前通知被拆迁人,并规划出拆迁范围以及补偿方式,除此外拆迁方还要向社会做出相应宣传和解释。
3.出示用地文件。拆迁是国家赋予的法律权限,在依法拆除房屋前必须要出示政府部门审批的征地文件,否则被拆迁人有权拒绝搬迁。
4.确定拆迁补偿。被拆迁人同意拆迁后,双方需确定补偿标准,实践中存在拆迁方单方面确定补偿金额及方式的属于违法,可拒绝搬迁。
二、“钉子户”的维权之路
法律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破坏;如果是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征收,但要依法给与补偿,征收住宅的还应保障被拆迁人的居住条件。所以,法律关于对当事人的权利及维权途径都进行明确规定,“钉子户”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申请拆迁裁决或者申请行政诉讼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三、强拆都有哪些维权途径?
1、违法建筑强拆。违法建筑强拆在拆除前一般会收到乡镇人民政府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下发的限期拆除通知书或责令拆除通知书、限期拆除决定书类文书。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作出的拆除决定,一般要告知当事人有60天的行政复议期限和6个月的行政诉讼期限。
2.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土地上房屋强拆。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土地时,被拆迁人认为补偿不合理,安置方式不满意的,由征收方(一般是县政府、区政府、市政府)作出书面的征收补偿决定书,从征收补偿决定书送达之日起,有60天行政复议期限和6个月的行政诉讼期限。
若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遭遇强拆,被拆迁人切记不要采取暴力方式维权,应当及时拨打110报警并录音,向警察说明即将被强拆房屋的具体地址、房屋里财产损害的具体情况,要求警察出警保护公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此外,面对正在进行的强拆要做好取证工作,确认强拆主体,在能够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拍摄好强拆现场人物视频,保存好证据,例如拍摄房屋外观、内饰、物品等的照片及视频等。同时,联系专业的拆迁律师帮助维权,争取最大的利益。